理学与材料学部

材料学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博士后» 招聘信息» 理学与材料学部»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材料表面工程课题组招聘公告

材料学院材料表面工程课题组招聘公告

一、课题组介绍

  1. 课题组简介

材料表面工程课题组依托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和冲击环境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先进、系统的表面改性与加工技术研究开发平台,具有国际一流水平表面工程实验室面积500m2,专用仪器设备60余台套,固定资产2500万元,在重庆、唐山、珠海、嘉兴等地建有研发中心,具有从材料设计、制备、测试表征、性能评价、到数据挖掘等国际一流研究条件。近年以来先后承担国家部委基础科研项目、工程化项目、重点基金项目以及其它基金项目、横向项目等十余项,科研经费达到2400万元,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团队获得北京市教育先锋号、国家专项科技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

课题组在职成员8人,其中正高级人员4人,有国家级人才荣誉称号4人。课题组面向极端环境服役材料,开展防护技术和性能研究,已开展的方向包括超高温隔热与耐烧蚀涂层、高能激光防护涂层、信息存储与半导体器件薄膜、低温等离子体表面陶瓷化和超疏水防结冰涂层等。课题组长期以需求为牵引,推动材料表面处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服务社会、服务装备研制和更新换代,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已获授权80余件,在涂层防护领域出版专著2本。与中国航天科技、中国航空工业等多家单位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在行业和领域内具有领先地位和明显技术优势。

  2.带头人简介

马壮,教授,博导,国家级领军人才,材料学院副院长,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表面工程学科方向责任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是高能量率防护材料。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4项,申请发明专利80余件,已获授权60余件,发表论文SCI检索120余篇,出版专著2本,译著1本。兼任中国电子材料协会电磁防护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热喷涂分会理事、创新基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中国兵工学会伪装隐身专委会委员、北京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材料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硅酸盐学会溶胶凝胶分会理事、《热喷涂技术》、《电镀与涂饰》等期刊编委。

  3.成员简介

高丽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材料加工系系主任,院长助理,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青年编委,《材料研究与应用》第一届青年编委会副主任编委。长期从事高能激光防护材料研究,发表文章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件,撰写的《高能激光防护材料技术》入选国之重器出版工程,主持自然基金面上、领域基金等项目10余项。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2)、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5)和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

姜淼,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博士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长期从事自旋电子学材料与器件以及电磁吸收与屏蔽等研究,具有材料学、物理电子学、电子工程交叉专业背景,在大数据高性能新型存储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冲击环境材料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指导学生获得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被评为北京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老师。

刘玲,副教授,博导,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2013 年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2018 年获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优秀青年奖。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测试技术分会理事。主要针对航空航天装备用热防护涂层开展新型材料设计、制备及涂层性能研究。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基础科研、配套及横向课题等20 余项。在先进陶瓷国际研讨会、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航空发动机新材料与制造技术科学家论坛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近10次。在JMSTJ.Eur.Ceram.Soc.J.Ameri.Ceram.Soc.Ceram.Inter.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授权发明专利20 余项。

柳彦博,中国热喷涂协会会员;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央级公益性科研研究院所基本科研课题研究。面对航空航天、舰船以及陆基武器平台对于特种防护的迫切需求,长期开展特种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工作,包括材料设计、合成以及性能表征控制等;利用等离子喷涂等先进特种加工技术,在金属、陶瓷以及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功能涂层,深入探讨涂层特征的形成机理,掌握涂层性能的精微控制方法;致力于先进材料及涂层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工作,实现多种功能涂层产品的批量制备。主持了包括重点实验室基金等项目,特种粉末专项以及特种材料国产化专项等多个项目。在Corrosion Science, Ceramic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期刊表SCI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田新春,副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涂层制备新工艺开发和极端环境下材料服役行为研究,在超疏水防结冰涂层、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先进陶瓷涂层等领域有多年研究经验和多项成果。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在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Nano等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吴宇,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电池安全研究,在液态/固态电池安全技术等领域有多年研究经验和多项成果。以单位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重点实验室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面上资助)等项目,同时以项目骨干参与中美清洁能源国际合作项目及多项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长安新能源等)横向合作项目。在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dvanced Science,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Nano EnergyeTransportation等国际知名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

二、招聘信息

  1.招聘方向及人数

涂层与防护方向,2人。

  2.招聘要求

1.获得博士学位。在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需要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2.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且获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对于博士后、高级职称及海外留学回国人才,年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3.在本团队研究方向有相关科研经历的应聘者优先考虑。

4.需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明确的科研方向,以及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研究潜力。

5.其他要求:包括身体健康,品行端正,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田新春

联系电话:13661266253

联系邮箱:xctian@bi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