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电子学部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博士后» 招聘信息» 信息与电子学部»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密码技术与数据安全研究所招聘公告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密码技术与数据安全研究所招聘公告

一、研究所介绍

  1.研究所简介

密码技术与数据安全研究所面向世界一流密码强国战略,瞄准国际密码学科发展前沿,开展密码前瞻性科学问题创新性研究及自主可控密码关键技术研发;专注于密码技术与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保障数字经济数据安全,构筑数字经济安全体系。研究所支撑 “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建设,作为主要依托力量支撑学校在全国率先成立密码学院,获全国首批密码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支撑建设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北京理工大学分中心。

  2.带头人简介

祝烈煌,从事密码算法及安全协议、区块链技术、云计算安全等方向研究,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书记。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础科研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撰写外文专著3本,在IEEE TIFSIEEE TDSCIEEE TCIEEE TMCIEEE JSACNeurIPSACM UBICOMP等期刊及会议上发表SCI/EI检索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

  3.成员简介

谭毓安,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人工智能安全、对抗机器学习、数据安全等方向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发表SCI 论文70余篇,包括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Information Sciences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等期刊,5 篇论文入选ESI 高被引论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 余项。

王励成,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密码学、区块链、量子计算方向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和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项、企业横向合作项目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10余项。长期从事抗量子密码理论与技术、区块链和量子计算等研究,在边缘计算安全和车联网安全方面亦有较好研究积累。在IEEE Com. Mag.IEEE IOTJDesigns, Codes & Cryptography、中国科学、密码学报、ESORICSFSEINDOCRYPTACISPASIACCS等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共发表论文80余篇。

沈蒙,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网络加密流量分析等方向研究,国家级青年人才。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撰写Springer英文专著1本,在IEEE JSACIEEE TIFSIEEE TVT等国际期刊和ACM CCSACM UBICOMP等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入选2020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指导研究生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IEEE/ACM IWQoS 2021CCF B类)国际会议最佳论文、BlockSys 2022国际会议最佳论文、中国区块链技术大会最佳论文等奖项。

张子剑,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区块链共识、隐匿通信、隐私计算等区块链安全等方向研究。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业和信息化部高质量发展专项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CCF A类和中科院一区论文30余篇,撰写学术专著3部,作为主要作者参与编写国家和行业标准各1项,编写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部,多次指导学生获信息安全领域国家级科创竞赛一等奖。

王安,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密码学,侧信道分析与防护,密码工程实现与应用等方向的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十三五国家密码发展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8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已授权4项。主持设计了侧信道分析测评套件、硬件木马侧信道检测套件、密码算法合规性测试平台、侧信道分析教学科研实验套件、密码学教学实验套件等密评和教学工具,广泛应用于产业界和学术界。

黄玮,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网络优化与智能态势感知、深度学习与大数据安全、移动互联网安全等方向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天津市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以第一作者在IEEE TNNLSIEEE TFSIEEE TITSIEEE TOCIEEE TEMNeural NetworksInformation SciencesApplied Soft Computing等发表期刊和国际会议40余篇,其中SCI检索期刊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盖珂珂,准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区块链、密码算法及安全协议、隐私计算方向研究,国家级青年人才。2022年入选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SCI/EI论文150余篇,含ESI高被引论文10篇,获国际会议/期刊最佳论文奖10项,谷歌学术引用数8900余次,H-index指数47;申请专利30余项;合著英文教材3部,中文教材1部。担任IEEE技术与工程管理学会区块链专委会联合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常务委员,新工科联盟区块链工委会秘书长,IEEE计算机学会智慧计算特别技术社区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总部学术委员,中国肉牛区块链与智慧养殖产业科技创新协作平台副理事长,担任期刊Blockchains主编,担任多个网络安全、区块链领域的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担任TDSCJPDCFGCS7个学术期刊编委,IEEE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担任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特邀专家。

徐畅,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人工智能安全、车联网安全、医疗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向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研究基金、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及等多项项目,参与撰写外文专著1部。在IEEE NetworkIEEE IoT journalInformation Science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 担任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 Special Issue: Security and Privacy Challenges in Vehicular Cloud Computing的客座编辑,IEEE Globecom CISS symposiumSPPCN等国际会议的技术程序委员会委员。指导的研究生荣获教育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奖项; 是市级、校级大创项目指导教师,为多篇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

翟岩龙,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工业互联网安全、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方向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研项目等项目20多项;在IEEE TITSIEEE IoT等期刊及会议上发表SCI/EI检索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

杨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物联网安全、智能系统安全、工业互联网等方向研究。入选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2);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1项,作为骨干参与中国工程院重大/重点战略咨询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国家计划项目等10多项,其它来源项目9项,申请专利15项。发表SCI论文25篇(一作和通讯作者20篇,平均影响因子2.0以上),研究成果被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ACM FellowIET FellowIISE Fellow等学者正面引用,参与撰写4本学术专著和起草1份标准草案。担任IEEE IOTJ, IEEE Trans. Cybernetics, IEEE Trans. SMC: Syst., Robot. and Comput.-Integr. Manuf., Cluster Comput.SCI期刊审稿人。指导学生获得北京理工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1篇。

徐蕾,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数据隐私、区块链方向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研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撰写外文专著1本,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EEE TIFSIEEE TIIIoT Journal等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200次。

左聪,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从事对称可搜索加密、数据隐私保护、应用密码学等方向的研究。成果发表于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顶级期刊和会议,其中包括 TIFSTDSCCCSESORICS 等。担任 PROVSEC 2019NSS 2019PST 2021PROVSEC 2021ADIoT 2022ACNS-SCI 2023PST 2023 等多个国际知名会议的 Session Chair/Program Committee,担任《Special issue in MDPI Cryptography: Emerging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for Blockchain and Its Applications》的 Assistant Guest Editor,担任 TIFSTDSCTSCEurocryptAsiaCrypt 等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顶级期刊/会议审稿人。

,特别研究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密码学,信息安全,区块链,网络空间安全等方向的研究。长期从事为密码学和区块链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发表国际期刊/会议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IEEE INFOCOMIEEE TIFSIEEE TDSCCCF-A 类会议/期刊或中科院一区论文30余篇),出版相关专著3部(含章节),授权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等10余项,担任SCI期刊Computer Standards and Interfaces编委,IEEE 技术与工程管理学会区块链与分布式账本技术委员会差分隐私与分布式隐私计算专技委员会联合主席,多个SCI期刊客作编委,多个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多次受邀国际会议特邀报告。

丁瑶玲,从事密码学,侧信道分析与防护,对称密码分析等方向的研究,特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后师从王小云院士,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9年入职北京理工大学,研究方向为密码侧信道分析与防护。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密码科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多项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在CHESIEEE TIFSInformation SciencesSCIENCE CHINA等重要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张川,从事密码学、区块链、机器学习方向研究,博士学历,特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师从祝烈煌教授,曾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BBCR实验室进行为期一年的公派留学,联合培养导师为沈学民教授。主持国自然面上/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JSACTDSCTMCTSCTIFS等,两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获ICA3PP 2024EISA 2023ICDIS 2022 Best Paper AwardiThings 2023EUC 2022 Outstanding Paper Award, ACM SIGCOMM China Best Poster Paper Award等。谷歌学术引用1800余次, 出版专著2部。授权/受理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批软件著作权2项。获评2023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小米青年学者,入选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二、招聘信息

  1.招聘方向及人数

密码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区块链安全与监管、人工智能安全与对抗等相关方向共10人。

  2.招聘要求

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通信、集成电路、数学等相关学科背景,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安

联系电话:13466788373

联系邮箱:wanganl@bit.edu.cn